适用技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702页(856字)

一种技术发展观。

指适合当时当地技术、经济、社会结构条件的,包括从低级到高级的整个技术领域中最有利于解决该地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应用技术。适用技术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中期。这一概念的直接起源,是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E.F.舒赫提出的中间技术概念,他的这一思想集中表达于1973年出版的《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

所谓中间技术是指水平介于低级技术与高级技术之间的技术,例如,介于镰刀与拖拉机之间的一类技术。

他认为,发展中间技术是解决发达国家出现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和发展中国家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中间技术提出后受到广泛重视,褒贬不一。在这种批判和探讨的过程中,适用技术的概念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其中,比较受到重视的是印度学者A.K.雷迪领导的一个专家小组在1975年确定的适用技术概念。

他们把适用技术归结为三个目标:(1)环境目标——节约能源,尽量减少或循环使用各种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促进各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2)社会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最基本需求,提供富有创造性和引人入胜的工作,能与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促进社会和睦并把权力交给人民;(3)经济目标——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采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把经济引向分散经营。其后,人们还提出了适用技术应依靠人民群众、因地制宜、着眼于未来等要求,以及认为它是一种文化的革命,是一种造福人类的新哲学体系,等等。70年代以来,适用技术在世界上,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的重视。适用技术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背景。

它的出现,最主要是对“西方技术万能”观点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一种批判,并努力在批判中探索和发展一种新的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观。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迅速实现现代化,曾认为只要照搬先进的西方工业技术即可。

经过多年实践,它们发现采用这类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并非合适,相反,还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