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关联

书籍:世界经济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20:44:56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86页(557字)

产业之间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A.D.赫尔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这一概念,并认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某一个产业的发展必定会影响或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如果甲产业的产品是乙产业的投入品,而乙产业的产品又构成丙产业的投入品,则乙产业的扩张将同时诱发甲产业和丙产业的扩张。这是两种相反方向的诱导机制。人们通常称为向前关联和向后关联。当钢铁工业与采矿业和机械制造业发生产业关联时,钢铁工业的向后关联是采矿业,而向前关联则是机械制造业。因此,向前关联刺激产出量的利用,向后关联引起对原料供给的需求。产业关联是连续的,形成产业链条。各个产业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赫尔希曼在具体分析产业关联效应的度量时认为,应该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价格弹性来测量。两种弹性越大,表明关联效应越强;反之则越弱。另外,也可以用产业的关联度来衡量关联效应。向前关联度指一个产业向其他产业提供投入品占该产业总投入品的比重;向后关联度指一个产业利用其他产业的产品占该产业总产出品的比重。

如果某一产业的关联度较大,则往往可以成为产业结构成长中的关键产业或主导产业。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往往以此作为重要依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