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空心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89页(1158字)
在日文中称为“产业空洞化”。
这是指一些发达国家产业部门或企业削减在本国的生产而将部分生产向国外转移的现象。有关产业空心化的议论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流行一时。
80年代前期,美国一些工业部门因竞争力差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处境很困难。当时美国制成品的出口不断减少,国内市场也被外国商品蚕食。
为了降低成本以摆脱困境,一些美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向国外采购价格较低的原材料、零部件和附件,而日益减少、甚至停止向本国企业采购;一些在国外有直接投资的企业则让国外的分公司或合资企业生产更多的零部件和附件,以运回美国国内进行组装;有些企业更索性停止在国内的生产,而在国外把元器件组装为成品后装运回国,然后在产品上贴上美国公司的招牌出售。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汽车、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部门,而且也盛行于电子工业等高技术部门。
在跨国公司的带动下,一些原先在国外没有投资的企业也都纷纷把生产向国外转移。这样一来造成部分美国公司在国内的生产业务逐步缩小;个别企业甚至不再从事制造活动而实际上成为外国制造商的产品销售机构。
对于上述现象一时议论纷纷。一些人认为它意味着美国产业的“空心化”。
这种“空心化”会导致:(1)美国制造业逐步萎缩,一些制造企业变成“空心企业”,从而使失业增加;(2)进口商品不断增加,使外贸逆差难以减少;(3)生产技术外流,使引进美国技术的外国企业回过头来同美国竞争;(4)产品技术失去生产基础后难以再有重大创新。其结果是在同类产品生产上美国不再能同其他国家进行有力的竞争,如录像机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但另外一些人认为生产向国外转移并未达到严重影响美国制造业发展的程度;海外生产的扩大与对外贸易逆差没有必然的联系,原西德便是一个例证。更有一些人持完全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制造业生产在国际间的流动反映了成熟的工业经济对国际竞争的适应,是国际分工发展的结果,因而它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美国关于产业空心化的议论并没有结论。到8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人们便很少再议论这个问题。
在80年代中期,随着日元的升值,日本工业也出现过类似美国的情况。于是担心日本产业“空洞化”的议论也曾风行一时,但以后几年里日本工业仍能保持原来的发展势头而使这种议论逐步减少。不过到90年代末期,随着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贬值,日元的汇率相对较高,一些日本企业又开始采取减少在本土生产的办法而把生产基地向这些国家转移,这样,在日本又一次产生了产业“空心化”加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