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164页(789字)
描述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W·阿瑟·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4年)一文中首次提出,后在《再论二元经济》(1979年)等文章中作了补充和完善,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体系。他认为:(1)不发达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主要是城市工业部门)和传统的维持生计部门(主要是农业部门)。
前者生产规模大,生产和管理技术较为先进,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后者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前者,生产目的主要是自我消费,收入仅能勉强糊口。(2)传统部门存在大量伪装失业,人口增长过速,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是负数。
(3)在提供同等质量和同等数量的劳动条件下,非熟练劳动者在现代部门比在传统部门得到更多的工资,这决定了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提供劳动力的弹性是无限的,应通过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劳动力的转移,推动现代部门的发展,实现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4)当现代部门的工资在略高于农业人均收入水平以上固定不变时,其利润增长必然快于工资增长,加速利润再投资和资本积累。这不仅使现代部门在发展中扩大资本形成,而且获得充裕的劳动力。一旦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城市工业部门所吸收,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随之提高,不发达的二元经济就变为发达的一元经济,工业化最终实现。(5)现代资本主义部门是经济发展主导部门,其规模的扩大,取决于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取决于资本家对利润即剩余的使用。因此,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是不发达经济实现工业化的中心问题。
二元经济理论为发展经济学开拓了新思路。但有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劳动无限供给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他假定的现代工业部门劳动与资本的比例固定不变,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他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忽视了农业的发展,这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