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米尔顿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204页(1113字)
【生卒】:1912~
【介绍】:
美国经济学家,现代货币主义的创始人。
1932年取得罗格斯大学学士学位,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此后,他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国家资源委员会、威斯康星大学及美国财政部工作,1946年他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1948年他回到芝加哥大学任教,直至1979年退休。他曾获得世界多所着名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1951年美国经济协会授予他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1967年担任美国经济协会会长,1969~1971年尼克松和里根执政期间他担任了经济顾问,由于他在货币理论方面的开拓性研究和对实际政策产生的巨大影响,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目前他是加州斯坦福胡佛研究所的一名高级研究员。弗里德曼对货币理论的研究首先从收入与消费理论入手,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恒久性收入,提出了恒久性收入假说,认为真正扩大消费的原因在于恒久性收入的变化,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甚微。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货币流通速度呈递减趋势,由于恒久性收入的稳定增长,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随之加大,因而货币需求及货币流通速度与恒久性收入等经济变量间存在着固定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货币数量论的进一步研究他得出了新的结论:货币供求变动成为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在利率理论方面,弗里德曼与凯恩斯学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较量,他认为利率实际上是信用的价格,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关系,只有信用的增加才会使长期利率下降。他把利率产生的动态效应归纳为三个方面:(1)流动性效应;(2)价格水平效应;(3)价格预期效应。
他主张储蓄、投资和货币供求应保持均衡,三者共同决定了利率的变化。
他在这些分析与研究中融入了大量的实证性的分析方法,由于他在基础理论上打破了以往传统的研究模式,因此在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上提出了其独到的见解: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稳定的抵换关系,只存在一个与实际力量相应的自然失业率。较低的失业水平表示对劳动力有较高的需求,使实际工资率上升,反之就需要压低实际工资率。只有在自然失业率状态下,通货膨胀才不会受到影响。
他对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的论述,对政府决策与宏观经济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使他成为继凯恩斯之后,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代表作主要有:《实证经济学论文集》(1953年)、《消费函数理论》(1957年)、《通货膨胀:原因与后果》(1963年)、《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1971年)、《经济学家的抗议》(1972年)、《失业还是通货膨胀: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评价》(1975年)、《价格理论》(1976年)、《自由选择》(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