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国专家大辞典·广东卷》第26页(837字)

【介绍】: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无机化学家,材料科学家。男,1918年2月出生,浙江杭州人。先后任开滦化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研究员,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化学部主任等职。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宇航学会副理事长。

国际陶瓷学杂志编辑。1939年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1941年获燕京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在美国获伊利诺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贡献:针对包头铁矿石中含氟化物在冶炼中对各类耐火材料的侵蚀问题,合作提出怎样选择合适材料的建议,并写出10多篇论文和报告。研究高温氧化物陶瓷在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对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烧结、添加物的影响及强度方面的问题,为我国发展氧化物特种陶瓷打下了一定基础。针对我国稀土元素蕴藏丰富的特点,指导两个科研小组,对稀土氧化物与其他高温氧化物体系,进行了十几个系统的相平衡与结晶化学的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写成论文发表。

指导高温涂层的研究,首先在国内建造了等离子体射流喷枪,以它为基础对涂层材料的制备,进行了应用基础研究与性能研究,阐明了在高温条件下复杂的物理化学及其与热应力的关系。近期研究无机复合材料,为改善陶瓷材料脆性,提高断裂韧性,提供了重要途径。对高温合金、难熔金属抗氧化耐腐蚀涂层的研究也取得具有先进水平的成果。

这些工作对我国无机材料、冶金、航空、导弹等工业和国防新技术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受到国家多次奖励。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科研的领导才能,在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的20多年期间,领导全所从进行耐火材料、玻璃、陶瓷的研究,转向广泛占领新型无机材料的重要领域,使该所在人造晶体、压电陶瓷、特种玻璃、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等许多方面,取得大量成果,曾获得十项国家重大发明奖和两项自然科学奖,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称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