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国专家大辞典·广东卷》第432页(795字)

【介绍】:

研究员。

男,1933年12月出生,湖北鄂城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毕业。

主要贡献:1957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

1966年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压电石英的人工生长、矿物核磁共振、矿物谱学及配位场论等方面的研究,是国内最早将核磁共振方法和配位场理论用于矿物学研究的学者。1989~1990年在德国Marburg大学与S.Hafner教授进行合作研究。

获奖成果有:高Q值人造压电石英的研究(主要参加者),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石榴石族矿物的光吸收谱(项目负责人),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绿松石矿物学的研究(主要参加者),获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主要着述: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

代表作有“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of Fe2+ and Fe3+ in garnets”(《石榴石中Fe2+和Fe3+离子的光吸收谱》,发表于《法国矿物学通报》第104卷,1981)、《绿松石中Cu2+离子晶场谱和各向异性磁性质的配位场研究》(刊于《分子科学与化学研究》1983年第3卷)、《硬玉和透辉岩的光吸收谱和颜色》(刊于《矿物学报》1988年第8卷)、“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Square Planar Coordinated Transition Metalions in Compounds With Gillespite Structure”(《在硅铁钡矿结构的化合物中平面正方形配位的过流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刊于《地球化学》英文版1990年第9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