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国专家大辞典·广东卷》第446页(623字)

【介绍】:

研究员。

男,1933年12月出生,上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地幔岩石矿物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地质学院毕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毕业。

主要贡献及着述:曾发现顾家石和水钙榴石两种新矿物,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研究生论文《小松山铬矿床成矿作用物理化学原理》是地质结合近代实验的代表性着作。解剖内蒙索伦山及甘肃大道尔吉铬矿床成因,倡导阿尔卑斯型含铬岩体“冷侵入”学说,使绿岩构造侵位的观点被广泛接受。

参加全国铬、镍、钴、铂、金刚石矿产资源综合研究获国家科学大会奖。研究海南石碌铁矿,提出火山沉积矿床的新见解。1979年赴塞浦路斯考察蛇绿岩,回国后创立深部地球化学新学科。1980年主编《成岩与成矿实验》。

对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缝合带进行研究,发现深海沟浊积岩,建立新地层“冲堆组”,论文刊于《喜拉雅碰撞带地质及动力学演化》。1982年以访问学者留美1年,从事高温超高压相平衡实验,成果发表于国际着名地学刊物,其后研究地幔岩包体。

参加编写国际专着《地幔岩包体》,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

由此于1987年获得日本学术促进会的科学奖金,作为客座研究员赴日研究,发现地幔交代新组合。“七五”期间参加国家“305项目”,对新疆地质提出“地体构造”新观点。现在从事地幔流体及软流圈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