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争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37页(2071字)

关于价值问题的争论恐怕是经济学说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理论论争之一,因为人们对于价值的看法从来就没有真正一致过。

但是,真正的价值争论应该说是在古典经济学体系建立之后的事。亚当·斯密(A.Smith)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中,首次归纳和发展了在他之前和当时的英国与法国的价值观点。但是,斯密似乎并未给出前后完全一贯的彻底的价值理论。在他的价值理论中包含了几种不同的观点。尽管在他本人看来,其价值理论似乎并无不妥。可是,后来的人却从中各取所需,发展出了不甚相同的观点。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就是从批评和纠正斯密的价值观点入手,展开其理论体系的。李嘉图批评了斯密关于“价值悖论”的见解和前后不一的价值观点,他自己始终坚持了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并以此检验和衡量一切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在价值理论方面,李嘉图与当时的尔萨斯(T.R.Malthus)、萨伊(J.B.Say)之间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相互展开了长期的论战。

马尔萨斯赞同斯密所说的“购买到的劳动量”或者“所能支配的劳动量”决定价值的观点,并将其转为供求决定论,而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萨伊则主张由来已久的效用决定价值的观点,并在说明时纳入了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当时,他们之间的争论并未得出明确的结果。

李嘉图去世后,李嘉图学派与反对派之间继续了这场争论。最终,李嘉图学派在反对派的攻击下,因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和麦克库洛赫(J.R.McCulloch)的拙劣辩解不能解释李嘉图价值理论中的根本矛盾而归于解体。

其后,尽管有约翰·穆勒以综合的手法对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其他人的有关理论加以归纳整合,但是,劳动价值理论之外的各种价值观点均重新活跃起来,其中尤以效用价值理论最为引人注目。

不过,马克思(K.Marx)的价值理论却是对斯密、李嘉图提出的古典价值理论的最成功发展。

马克思提出了逻辑严密几乎无懈可击的劳动价值论,而且阐述了从价值向价格的转化,从而树起一面胜利的旗帜。

19世纪70年代,所谓“边际革命”出现了。

杰文斯(W.S.Jevons)、门格尔(C.Menger)、瓦尔拉斯(L.Walras)几乎同时互相独立地提出了含义相同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主张以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取代其他所有的价值理论,尤其是取代劳动价值理论。

奥地利学派的重要代表庞巴维克(E.V.BohmBawerk)从1884年起站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立场上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他先是在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出版之前,说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价格问题是不一致的,这一矛盾是无法解决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只是一种遁词,实际上根本不会出版。

《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之后,庞巴维克又说《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分别提出了两个不同的互相对立的价值论,第三卷否定了第一卷。当时意大利的洛里亚(A.Loria)也与庞巴维克持相同的观点来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到19世纪90年代,英国的马歇尔(A.Marshall)进一步综合了古典与新古典的价值理论,提出了均衡价格论,被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既捍卫了英国古典价值理论又克服了新古典主义者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不足,是可以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这种观点在20世纪中很长时期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主流地位,直至今天,很多西方经济学家都是只谈价格不谈价值,以价格取代了价值的。这种观点在G.J.斯蒂格勒(G.J.Stigler)的价格理论中得到了反映、运用和发展,而在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模型(Arrow-Debru’s Model of General Equilibrium)中达到了顶峰。

当然,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当中也还是主张有价值理论的。

1960年,新剑桥学派的皮罗·斯拉法(P.Sraffa)出版了《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其内容被一些人认为是解决了李嘉图未能解决的寻找不变的价值尺度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争论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的转型问题,即从价值向价格的转化问题。20世纪70年代,由斯拉法理论引起的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讨论和论战掀起了高潮。

萨缪尔森(P.A.Samuelson)、斯蒂德曼(Steadman)、森岛通夫(Michio Morishima)、霍吉森(Geoff Hodgson)等参与了论战。萨缪尔森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纯粹是多余的和不必要的,价格完全可以直接由技术的生产函数导出。

斯蒂德曼和霍吉森则持同样的观点。森岛通夫主张修改马克思的价值定义,认为商品的价值应该由生产它们的最少的劳动耗费来决定,而不是由平均劳动耗费来决定。

尽管争论并没有最终得出决定性的结论,但是,对价值问题的探讨却进一步深入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