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函数之谜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33页(632字)

消费统计资料研究的结论与原有消费函数理论之间的矛盾。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研究了消费的时间序列资料。这一研究发现,根据短期消费资料所得出的结论与根据长期消费资料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而根据已有的消费函数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又无法解释这种不一致。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矛盾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根据对1929~1941年间每年消费统计资料的研究,估算出这一时期的消费函数是:

C=47.6+0.73Yα

在上式中,47.6表示自发消费为476亿美元,Yα代表可支配收入,0.73是可支配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

这一研究表明,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当低。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等人研究了长期消费统计资料,得出1869~1898年、1884~1913年和1904~1933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0.867、0.867和0.879。

而且还发现了在长期内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是一样的,它们都相当稳定,并没有递减的趋势。这两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矛盾的。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关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平均消费倾向的结论与库兹涅茨关于长期消费统计资料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而且,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也无法解释短期与长期消费行为的不一致性。

正是这个消费函数之谜推动了消费函数理论研究的发展。

上一篇:短期消费函数 下一篇:内生收入假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