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376页(1481字)

研究人的需要、动机、激励因素和激励与行为的关系,以便促进、诱导人们按组织所希望的方式行动的一种理论。

在这一领域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大致可分为3类:①激励内容理论,主要研究激励的内容和因素等,如“需要的等级层次”理论,“生存、关系、发展”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求理论等。②激励过程理论,主要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如效价-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归因理论等。

③激励强化理论,强调行为的结果对以后行为的影响,如强化理论。

此外,还有把上述3类理论综合起来的,如波特-劳勒期望机率模式理论。这些理论中,最为着名的是“需要的等级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和效价-期望理论。

“需要的等级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按其重要性可依次排列如下:①生理的需要。这是与维持生命有关的基本需要,如对食物、水、衣着、住所、睡眠和性的满足等。马斯洛认为,在这些需要还没有满足到足以维持生命以前,其他的需要都不能起到激励人的作用。

②安全的需要。这是使身体不受危害以及不受丧失职业、财产、食物、衣着和住所等威胁的需要。③归属或他人认可的需要。

人既然是社会的人,就需要有所归属,需要为他人所认可、赞许。④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一旦满足了归属需要,一般就会要求自尊和被别人所尊重。这种需要将会产生诸如权力、威望、地位和自信等方面的满足。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

指的是把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值的愿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并有所成就。马斯洛认为,人们一般按照这个次序来追求各层次需要的满足。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同级别的需要不能在同一时间发挥作用,而是说在某一特定时期总有某一级别需要发挥独特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其他的需要处于从属地位。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hzberg)提出的一种理论。赫茨伯格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公司政策与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个人生活等,另一类包括成就、赞许、晋升、工作本身、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责任等。前一类因素,赫茨伯格称为保健因素,它们的存在对一个组织内的员工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但非有不可,否则就会引起不满。

而且,在缺少保健因素的情况下,激励因素的作用也不会很大。后一类因素被认为是真正的激励因素,因为它有产生满足感的潜在能力。激励因素直接关系到工作本身,保健因素则更多地涉及到工作的外部环境。当员工满足于工作本身,受到高度激励时,对外部环境引起的不满就有高度的忍耐力;反之,则不然。

效价-期望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提出来的一种理论。他认为一个人采取某种行动的动力(激励力)的大小,任何时候都取决于"该项活动所产生成果吸引力的大小"和"该项成果实现机率的大小"这两项因素。

用弗鲁姆自己的术语,其理论可表述如下:

动力=效价×期望率

公式中,动力是一个人积极性的强度;效价是他对某一个成果的偏好程度;而期望率则是因采取某个行动可能导致实现所求目标的概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