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投入产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822页(1152字)

在静态投入产出基础上,引进时间变化概念,考虑时滞、投资效果和投资三个主要因素,用以研究投资和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称作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动态模型与静态模型的区分是,静态模型把投资包含在最终需求中,看作外生变量,不能反映投资与下一期生产的内在联系。静态模型也引进投资矩阵,使投资由外生变量内生化,从而使某一年与另一年连接起来,但这仍然是一个静态模型,因为它对整个经济的研究仍然集中在目标期的一个终点年度上,是为了在单一时点上达到最优化,反映目标年以前的几年内投资需求引起的产出变化,而不反映介于中间时期投资与产出之间的联系。动态模型的本质特征是,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投资是开始,其结果是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要研究这一循环过程,就需要研究投资与产出之间的内在联系。动态模型把投资单列成矩阵,成为内生变量,使某一目标函数所给定的未来增长模式达到最优化,跟踪经济发展轨迹,研究从基年到目标年之间投资与生产的内在联系。所以,投入产出动态模型是静态模型的发展。

动态模型的基本思想最早体现在D·哈京斯于1948年提出的封闭模型,以微分方程组的形式表达如下:

这是将住户作为一个部门,其产出是向国民经济提供的劳务,投入是住户的各种消费。式中bij是资本系数,Xj(t)为产出对时间的变化率,即dxj(t)/dt。

这样的模型在理论上是吸引人的,但实际应用只能较为简单。

里昂惕夫(W.W.Leontief)在封闭式模型基础上,于1953年提出的开启式模型:Xi(t)-∑aijXj(t)-∑bijXj(t)=Yi(t),则前进了一步,式中Yi(t)是t年i部门的最终产品量,包括住户消费在内,作为外生变量。1965年里昂惕夫提出离散型的以差分方程形式表示的动态模型:Xi(t)-∑#aijXj(t)-∑bij(Xj(t+1)-Xj(t))=Yi(t),这里,以不同时期产出总量之差表示产量变化,比较容易取得数据资料,具有实用性。1970年,里昂惕夫又提出带有时间变量和以逆矩阵求解方程的动态模型:

X(t)-A(t)X(t)-B(t+1)(X(t+1)-X(t))=Y(t)

该模型稍加变形,便可以向前递推,从基年往前考察到某年,以论证经济实际发展过程,进行预测;或向后递推,从给定的目标年产量,一直考察到基年,论证计划目标的可行性。

这一动态模型的数学形式十分优美,但结构和计算都还存在问题,目前尚处于研究、试验阶段。看来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上一篇:静态投入产出 下一篇:产品技术假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