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928页(791字)

又称“反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是美国着名城市规划师贝利(B.J.L.Berry)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一种现象。

即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无限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直观地看,它似乎和城市化是背道而驰的,故而得名。

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于本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开始出现这种逆城市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①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即并非城市化的历史逆转,而只是城市人口从中心向郊区转移。1950~1980年,美国的城市化水平由64%提高到74%,年均增长0.33%;同期郊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从23%增至43%,年均增长0.76%,后者是前者两倍。②市区中心吸引力下降,郊区成为人们主要的聚居区域。

195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有64%住在市区;而到了1980年,却有57%的人住在郊区。不仅如此,与往日都市中心的繁华恰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心区的衰退导致贫困人口的增加。

③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1950~1975年间,美国城市化水平上升了10个百分点,但12个最大中心城市的人口,除洛杉矶外,平均减少了9.6%。

最极端的如底特律,曾有人口200万,到1980年只剩100万。这说明当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大城市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解,转而由小城市担当起继续城市化的重任。

造成“逆城市化”现象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大城市过度密集造成的负效应,如住房、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导致人口外迁。二是交通信息技术条件的改善,包括小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网的建成、通讯技术的发展等,使得人们生活在郊区,甚至乡村也十分方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