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论
书籍:西方经济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934页(664字)
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
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工业企业根据一定原则可以选得最佳区位,以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最低成本、最大利润或其他目标)。工业区位论研究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以及工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原则。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r)于1909年完成专着《工业区位论:论工业区位》,标志着工业区位理论的建立。
韦伯理论的核心内容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
选择企业区位时,应该尽量降低生产费用,尤其是运输费用,以实现成本最低。韦伯经过归纳筛选之后,得到了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和集聚。在区域均质、资源有限分布、劳动力广布、消费地和吨公里运费确定的假设条件下,企业的最佳区位是由最低运费点在经过劳动费因子、集聚因子的两次修正后得到的。韦伯理论为区位理论和区域经济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韦伯以后的众多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如进行多种因素对比分析和动态区位研究等。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对运输费用进行了详细研究,修正了韦伯的运输成本与运距成正比的结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Loseh)于1940年提出代替最低成本原则的最大利润原则,并提出了动态“市场圈”的需求圆锥体理论。美国学者艾萨德(W.Isard)利用各种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工业区位分析,以“空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区位论,指出区位因子间是互相依存的函数关系,应从区域的综合分析中研究工业区位,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