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042页(598字)

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的以培育和引进高产稻麦新品种的种子改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产技术改革活动。

绿色革命发轫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和福特财团派遣农业专家到亚、非、拉国家,设立各种农业研究中心,选育、推广稻麦高产品种(如1961年育成高产、矮秆“墨西哥小麦”品种,1965年育成高产、矮秆、耐肥的IR8“菲律宾水稻”品种),60年代后,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墨西哥、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行这些高产水稻和小麦品种。良种加上化肥、农药、灌溉及改良农机具等条件的配套,农业增产效果显着。绿色革命的实质是生物技术变革。

其显着特征有:①随着高产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化肥的施用量迅速增加;②绿色革命的技术是规模中性的,在大、中、小农场都可以有效应用。

绿色革命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由于技术上要求农业的精耕细作,大大缓和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和失业问题,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但是,在缺乏良好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绿色革命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突出的是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主要是因为推广高产品种需要的优良的水利、化肥等条件,生产费用随之增加,因此良种往往只能在少数富裕农民中推广。近年来,绿色革命由原来的推广高产品种为主,逐步转向进行综合性的农业技术革命。

上一篇:农业革命 下一篇:农村经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