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火贸易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081页(672字)

是指军用品(包括军事劳务和技术)在国际之间的交易。

它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和补充,由进口和出口两方面构成。国际军火贸易是国际经济贸易的一部分,它同通常意义上的国际经贸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所交换的商品既不是用于生产的生产资料,也不是用于生活的消费资料,而是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军事目的的军用资料和劳务,主要是武器装备及零部件、弹药、支持设备等军用品及其相关劳务。其基本特征有:①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国际军火贸易作为军事经济活动,既具有经济性,又具有军事性。

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扩大军火贸易,增强他国的军事实力;也可以通过限制军火贸易,削弱该国的军事实力。

在这个意义上,国际军火贸易是一种国际政治表现。②军火贸易的当事人和流通渠道较为单纯。

由于军火贸易直接关系国家安危,因而军火贸易主体多是在国家政府之间进行,一般采取直接贸易方式。③统制性较强。在大多数情况下,军火贸易都是在政府的干预下进行的,而且这种干预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对象、时间、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等。

国际军火贸易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古代,虽然也存在国家之间的军火交易,但规模小,范围窄。自18世纪中叶后,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近代意义上的国际军火贸易才开始建立起来。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卷入军火交易行列,军火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广泛,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具有灵活性和多样化。

上一篇:国防市场 下一篇:防务公益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