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里,A.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168页(895字)
1874~1956
法国着名人口学家。
曾经致力于经济学研究并教授过《经济理论史》。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担任过若干政府要职。以最早提出“人口革命”概念及“人口转变”理论而闻名于国际人口学界。
主要论着包括:《人口革命》(1934);《法国人口学》(1941年编写);“人口理论中纯人口学的地位”(1942)及与人合编的《人口学论文集》(1945)等。
兰德里在其代表性着作《人口革命》一书中,依据历史资料,系统地考察并研究了人口增长要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与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相互关系,提出:在影响人口发展的诸多经济因素中,生产力水平及其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他将人口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认为:在原始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经济因素对人口生育率没有直接的限制作用,而主要通过对死亡率的调节来影响人口变动趋势,这时人口增长的限度取决于生活资料的供给;到了中期阶段,经济因素开始影响生育率,人们为维持现有生活水平通过节育和不婚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并影响到人口增长,使人口发展速度低于其可能达到的程度;在现代阶段,在包括生活水平提高等社会、经济、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育观念逐步转变,开始自觉节育和限制家庭人口规模,导致生育率、进而人口出生率出现持续下降。兰德里将这种在生产力推动下出现的生育率降低和已下降的死亡率结合起来,称为“人口革命”,并断言这一趋势将遍及全世界,成为人类人口再生产的共同模式。
兰德里还对“适度人口”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不能把人均收入的最大化作为“适度人口”的确定标准,而应建立在国家、人口最大幸福的基础上。此外,兰德里对人口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学科分类,也做出了卓着的贡献。他不仅将人口学按照历史、理论及政策这一三分法做出了划分,而且提出了探讨人口变动及其原因的“量的人口学”和考察人口素质的“质的人口学”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