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45页(1422字)

【生卒】:1861—1941

【介绍】:

印度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生于加尔各答。父亲是着名哲学家和宗教改革家。家庭的熏陶曾对泰戈尔的世界观和文艺观的形成影响极大。未上过正规学校,在父兄和家庭教师的帮助下自学成材。

8岁习诗,14岁发表爱国诗篇,15岁首部长诗《野花》问世。1878-1880年按照父兄意愿在英国学习法律,却醉心于英国文学和西洋音乐。

回国后致力于文学事业。早期的抒情诗集《暮歌》(1882)、《晨歌》(1883)、《刚与柔》(1886),歌剧《瓦尔米基天才》(1881),诗剧《大自然的报复》(1884),戏剧《牺牲》(1890)和长篇历史小说《贤哲王》(1885)等,内容属“梦幻多于现实”,艺术上也未形成自己的风格。1890-1900年应父亲的要求,管理家族田产,有机会广泛接触乡村社会,目睹农民的艰难困苦和英国殖民当局的专横暴戾,同时也饱览了湖光山色。这段生活对他民族民主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这期间,共发表有六七十篇短篇小说和数量可观的诗篇。作品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精神和诗化的艺术特征,为印度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开辟了道路,同时也推动了全印度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发展。

代表作有抨击陪嫁制度的短篇《还债》、抨击寡妇自焚陋习的《摩诃摩耶》、反映殖民者专横的《光明和黑暗》,以及抒情诗集《心中的向往》(1890)、《金帆船》(1894)、《缤纷集》(1896)、《梦幻集》(1899)、《刹那集》(1900)和《故事诗集》(1900)等。1901年离开家园,在桑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学校(1921年成为国际大学)。这期间的诗集《回忆》(1903)、《儿童》(1903)和《渡口》(1905),是他失去妻女和父亲的不幸遭遇的记录。

1905年后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发表演说,领导游行,创作歌曲,呼唤民众,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后因不满极端派的暴力和稳健派的妥协,脱离政治,专事教育和文学事业,并创建了农村改造中心机构。但他的思想未获人们的理解,在精神处于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他的创作也进入了复杂阶段:《奉献集》(1901)、《吉檀迦利》(1910)、《歌之花环》、《颂歌》(1914)属神秘主义诗歌集,同时还有象征剧《国王》(1910)、《邮局》(1911)等;而小说却具有深刻的现实内容和鲜明的社会倾向:《小沙子》(1903)是印度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其他社会小说还有《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四个人》(1916)等。

泰戈尔于1913年因英文版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诗作以抒情格调表达他与神交流自己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炽热情感。从此闻名世界文坛。

此后他访问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友谊,开展文化交流活动。20年代后是作者的创作丰硕期,创作的主要成就特别体现在政治社会倾向鲜明的象征剧和政治抒情诗上,如象征剧《摩克多塔拉》(1925)、《红夹竹桃》(1926)、《时代的车轮》(1931),及诗集《边缘集》(1938)、《生展集》(1941)等。一生留下50余部诗集,十余部中长篇小说,百余篇短篇小说,40余部戏剧,以及大量的其他着作。他也是造诣很深的音乐家和绘画家。

他的全部作品构成了印度文艺复兴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侧面。艺术上,他继承了印度古典和民间文学传统,学习并吸收了西方优秀文学传统,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学的个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