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512页(530字)

【生卒】:1944—

【介绍】:

德国剧作家、小说家

70年代涌现出的文坛新秀,“新主体派”(也称新感觉派)文学的代表。生于瑙姆堡。曾在科隆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攻读日尔曼学、戏剧史、社会学。最初任《今日戏剧》编辑和剧评,曾在“柏林舞台”着名导演彼得·施太因手下工作。他的作品以描写现代社会中个人失落自我,寻觅又找不到落脚点的孤寂感、被遗忘感见长,特别是细腻的心理分析,内心感受的描写,使他在70年代作家中成为佼佼者。着名的小说是写一个对生活丧失信心,被爱人遗弃,听天由命的书商内心痛苦的《献词》(1977)。他的剧作是当前上演最多的剧目之一。早期的《臆病患者》(1972)、《熟悉的面孔,混杂的感情》(1975)反响不大,直到《重逢三部曲》(1977)和《大与小》(1978-1979)才奠定了他在德语剧坛上的地位。

两部剧作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隔膜、情感的冷漠。近年来,他的剧作渐渐有一种把现实问题引到超历史的、神话的基础上的倾向,没有情节,采用万花筒式的拼贴和电影剪接技巧表现个人的痛苦感受。

主要有剧本《公园》(1984),散文《行人》(1981)和叙述体文学《年轻人》(1984),《回忆……》(1985)。

上一篇:斯塔尔 下一篇:施特里马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