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雷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585页(543字)
【生卒】:1935—1979
【介绍】:
英国小说家。
生于英格兰利物浦。在爱尔兰度过大半童年时代。中学毕业后曾在爱尔兰当过教师,也曾在加拿大当过工人。1956至1960年在牛津大学学习法语和西班牙语。
毕业后去法国任教。1966年弃教从文。
法雷尔的创作生涯虽然不长,但其历史小说却得到了批评界的广泛赞扬。第一部小说《别处来的人》(1963)以法国为背景,包含了许多法语影响的特征,通过记者塞耶之口,揭示了假共产主义者里甘在战争期间向德国占领者出卖抵抗运动英雄奥丁的行为与动机。
虽然小说的结局不太令人满意,但它与《肺》(1965)和《头脑中的姑娘》(1967)一起为作者后来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风潮》(1970)以1919年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为背景,以大英帝国的维护者布伦丹·阿彻少校的恋爱故事为主线,用象征手法记述了英帝国的衰落。
《克里希纳普被围期间》(1973)与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在风格上颇为相似,是现实主义手法与象征主义手法相结合的佳作。《新加坡问题》不止是一个关于丢掉新加坡的历史故事,而且是一个关于在一切都面临崩溃时人都试图过正常生活的综合描述。
此外,他还有一部未完成的关于全盛时期英国的小说《小山站》(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