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606页(741字)
【生卒】:1882—1957
【介绍】:
英国作家、艺术评论家、画家。
旋涡派运动的创始人,该派崛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张文学和艺术应崇尚表现力量,与工业的发展密切相联系。刘易斯生于加拿大,1893年移居英国伦敦。16岁进入斯莱德艺术学院学习。
3年后辍学,前往巴黎,一边在巴黎大学听课,一边作画。
1909年回伦敦,开始写小说并举办画展。1914年创办《疾风》杂志,鼓吹旋涡派的观点,并显示出意象派诗歌的影响。
他的绘画风格则接近于企图表现速度和机械的未来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刘易斯入伍当了炮兵军官,并且以随军画家的身份,创作了一些战争场面的画。第一本小说《塔尔》出版于1918年,其后闭门写作。1926年后发表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作品:《被统治的艺术》(政治理论)、《时间和西方人》(抨击了现代艺术中对主观性和流动性的崇拜)、《狮与狐》(莎士比亚和马基亚维利研究)和《野人》(讽刺性短篇小说和散文)。1930年又发表了长篇讽刺小说《上帝的猿》,谴责附庸风雅的有钱艺术爱好者,引起伦敦文艺界的一场风波。30年代是他丰收和经历坎坷的年代。
他绘制了着名的《巴塞罗那的陷落》(1936)和《艾略特像》(1938),写了文学评论《没有艺术的人》(1934)和长篇小说《爱情的报复》(1937)。1932年刘易斯受到诽谤,出版商回避他。
而他在作品和言论中公开支持法西斯主义,又使他失去了朋友。1939年他离开英国到美国,企图以演讲和画肖像画纾缓经济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不得不滞留美洲3年。战争结束后,他回到英国,在英国广播公司工作。
晚期作品有短篇讽刺小说集《腐烂的山丘》(1951)和幻想寓言小说《人类的时代》(1955-195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