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635页(734字)

【生卒】:1930—

【介绍】:

英国人。

生于英格兰切斯特。父母均来自约克夏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国一位亲戚家住过4年,在弗吉尼亚和华盛顿市的公立学校上学。1944年回到英国,22岁时进入津大学。

自幼对诗歌和考古学发生兴趣。17岁时在考古学会担任高级秘书。1955年从牛津获学士学位后前往日本任英语教师。在日本工作两年的结果是于1964年编辑出版《企鹅丛书:日本诗歌》。

其诗歌创作一开始就表现出他对诗歌形式、尤其是韵律的关注。

第一部诗集《老生常谈》(1957)多为短诗,富于抒情性,且多格言警句,五音步抑扬格诗行、短诗节和尾韵娴熟自如。

这些诗不刻意勾画某一具体的地点、场景和细节,而是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第二部诗作《树上的头鹰》(1963)在韵律安排上更为讲究,诗节也由五、六行增至八行或更长,韵律更加整齐有序。

内容几乎全部以日常生活和家务为主题,但诗人善于超越日常琐事的局限,在平凡的主题中注入新的见识。他对考古学的兴趣也在许多诗中得到表现,如在《空空的石头》(1967)中企图探索人类的过去,他把过去作为一面镜子,用以照见人类的今天,对过去、变迁、毁灭、生存、延续等问题进行思考。

反映类似主题的还有《铭文》(1973)。《铭文》还表现了诗人创作的另一倾向,即几乎近于自由或忏悔式的叙述。这在《维多利亚声音》(1980)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这部诗由14首独白组成,写的虽是维多利亚几位着名人物,反映的却是诗人自己的思考,被他自己称为“内心诗歌”。

其他作品还有《彩色的日本》(1967)、《赫斯帕里狄斯沙漠:利比亚见闻》(1969)、《人居住的世界之外》(1967)、《告密》(1983)等。

上一篇:桑代克 下一篇:蒂利亚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