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朗士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680页(728字)
【生卒】:1844—1924
【介绍】:
法国小说家。
以《金色诗集》(1870)的发表而进入文坛后,他的主要成就在于《西尔韦斯特·波纳尔的罪行》(1881)、《泰伊丝》(1890)、《鹅掌女王烤肉坊》(1893)等小说。在德雷福斯事件发生后,他和左拉等许多进步人士一起反对种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1896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随着时代进入20世纪,法朗士的思想日益转向社会主义,1901年他写出了中篇《克兰克比耶》,小说通过一个小贩被警察诬告的不幸遭遇,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建制和非正义的司法系统对人民的压迫,具有进步的意义。
1904年的《在白石上》借古讽今,预示资本主义终将被一种新制度代替,表达出作者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憧憬。他当时曾积极参加工人解放运动,办夜大,组织各种集会。他是“光明社”的成员,还任法俄人民友好协会主席。这期间,他发表了3部小说《企鹅岛》(1908)、《众神渴了》(1912)、《天使的反叛》(1914),歌颂对旧制度的反叛和为建设新社会作努力。
他的其他小说还有《在光荣的道路上》(1916)、《小皮埃尔》(1918)、《如华之年》(1922)等。法朗士的小说风格别树一帜,不以情节的曲折取胜,而以对平凡事物娓娓动听的描述见长,幽默的情趣和文雅的笔调结合一体,相得益彰。
1921年他因“辉煌的文学成就”,“高贵的风格、深厚的人类同情、优雅和真正高卢人的气质”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年他加入了诞生还不到一个月的法国共产党。
3年后法朗士去世,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他不仅为后代留下了不朽的小说作品,还有文艺评论《文学生活》4册、历史着作《贞德传》2册、杂文集《走向更美好的生活》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