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08页(483字)

【生卒】:1909—1968

【介绍】:

法国作家。

大学年代攻读法律和哲学,结识人约瑟夫·德尔泰伊,发表了评着《圣德尔泰伊的生平》(1928)。1929-1932年任中学教师,1933年放弃教师职位,从事写作,却心情苦恼,离群索居,整日泡在咖啡馆里,嗜酒如命,穷困潦倒。后由画家费尔南·莱热夫妇资助他达15年之久,1961年在朋友的帮助下,住进养老院,死于肺病。

里肖的作品大都是心里内省的表达。

发表有小说《世界的创造》(1930)、《痛苦》(1931)、《红色方帽》(1938)、《坏人》(1945-1946,共2卷)、《奇特的来访者》(1956),诗歌《公开忏悔》(1944)、《庇护权》(1937-1954),戏剧《村庄》(1931)、《教皇宫》(1931)、《卡尔曼》(1942)等。去世前出版一本短短的自传《我没有死》,情绪奋激、忧郁而放浪。

他的小说描绘了外省的或奇特的民情风俗;诗歌热烈而遒劲,具有抒情意味,展示一个无形的光亮世界,令人产生幻觉,但在某些作品中他表达一种压抑在心头的双重人格,这使他深感孤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