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77页(737字)

【生卒】:1922—1975

【介绍】:

意大利人、小说家、评论家、电影导演。

1945年从博洛尼亚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多年,1961年开始转向电影事业。最初以诗歌创作成名。他的诗采用大众化的语言,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同时又有浓重的个人抒情色彩,颇受隐秘派诗歌的影响。代表作《美好青春》(1954)使用弗留利方言描写当地劳动人民艰辛简朴的生活。

《葛兰西的骨灰》(1957)表达对意共领袖葛兰西的景仰与怀念,对于斗争的向往和对人民的热爱。主要诗歌作品还有诗集《春天的十四行诗》(1960)、《我的时代的宗教》(1961)、《神化与有机化》(1971)。他的大部分小说作品注重写实,着力暴露社会的阴暗面。长篇小说《生命之子》(1955)描写罗郊区流浪青少年的生活,《暴烈的生命》(1959)记叙一个共产党员的成长过程,均是晚期新现实主义的杰作。《乞丐》(1961)、《罗马妈妈》(1962)都是现实主义作品,这两部小说由他执导拍成影片,享有盛誉。

从短篇集《蓝眼睛的阿里》(1965)开始,帕佐里尼对小说的形式进行改革试验,写出一些“反小说”,即不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或像抒情性的日记,或像电影剧本片断;并且对暴力和性进行渲染性描写。长篇小说《苔奥莱玛》(1968)描写米兰的上层资产阶级家庭的污秽腐化的生活,小说的情节夸张,充满象征和隐喻,对于资产阶级的谴责也较温和。这种创作转变的思考反映在他的评论文集《激情和思想》(1960)、《新的语言问题》(1965)、《异端的先验主义》(1972)等作品之中。

他认为,传统的文化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失去价值,文艺也应当从传统的现实主义转向新的艺术方法的探索,以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形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