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850页(998字)

【生卒】:1889—1973

【介绍】:

埃及作家、学者、评论家。

生于埃及南方美尼亚省加加城基鲁村一个农民家庭。3岁因眼疾被庸医贻误,双目失明。9岁便能背诵全部《古兰经》。13岁时随兄赴开罗,考入爱资哈尔大学。

他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厌恶经院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1908年进埃及大学,学习文学、历史和外语。1914年以《纪念艾布·阿拉伊·迈阿里》获埃及大学颁发的第一个博士学位。同年赴法留学,1917年以《伊本·赫尔顿社会学的分析评论》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妻子为法国人。他先后任教授、文学院院长、教育部顾问、亚历山大大学校长、教育部长、《共和国报》主编、阿拉伯语科学院院长、作家协会主席等职。

1959年获国家文学表彰奖,1965年获尼罗河勋章。是20世纪初阿拉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将,曾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的艺术遗产和欧洲,特别是法国的文学名着翻译介绍给阿拉伯读者;潜心整理研究阿拉伯文学遗产,投入文艺批评论争,探索发展民族文学的道路。

《论蒙昧时代的歌》(1926),运用欧洲启蒙思想和笛卡尔观点,主张对古典典籍大胆提出怀疑,进行分析批判,倡导科学研究自由。该书出版后引起一场思想革命,争论至今。自传体小说《日子》(3卷,1929,1939,1972),真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埃及社会,被认为是阿拉伯传记作品和埃及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里程碑。《鹬鸟的呼唤》(1934)、《文人》(1935)、《山鲁佐德之梦》(1943)、《苦难树》(1944)、《天下受苦人》(1948)和《真实的诺言》(1949),揭露了埃及社会尤其是农村的贫困落后,人民的痛苦等。作品真挚感人,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感。塔哈在文学批评上贡献颇多。

着有文学评论集《星期三漫谈》(3卷,1925-1957)、《哈菲兹与邵基》(1933)、《诗歌与散文》(1934)、《和穆泰纳比在一起》(1937)、《文学与批评》(1945)、《争论与批评》(1955)、《谈谈我们的当代文学》(1958)等。作品肯定阿拉伯文学的历史地位,强调文学需要革新,“美”是文学的“最高理想”,主张东西方文学交流,东方文学要从模仿走向创造,既“拿来”,又“给予”,呼吁作家要对人民负责。因对阿拉伯现代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被誉为“阿拉伯文学的泰斗”。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埃及文化的前景》(1938)一书中。

上一篇:黑加齐 下一篇:易卜拉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