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939页(1049字)

【生卒】:1897—1962

【介绍】:

美国小说家

生于密西西比州的新奥尔巴尼。祖上是很有影响的庄园主。

从他父亲开始,家道中落。他笔下的贵族形象里有他祖先的影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加拿大空军服役。大学毕业后曾在邮局做过职员,一度赴欧洲游历,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获美国全国图书奖,1955年、1963年两次获普利策奖。福克纳辉煌的成功在于他的南方小说的创作。早年在舍伍德·安德森的劝告指导下,他把笔锋从“迷惘的一代”(作品有1926年出版的《士兵的报酬》)转回到自己家乡。

1926年以后,他在他边远、古老而内涵丰富的故乡深居简出,专事写作。

《沙多里斯》(1929)是以虚构的南方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的第一部小说。从这部书开始,福克纳有意识地构筑、营造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在他19部长篇小说与近百篇短篇小说中,其中15篇与绝大多数的短篇故事都发生在此。

“世系”的主要脉络是这个县不同社会阶层、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系”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有600多个。

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1929)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从4个不同的角度,运用象征手法和意识流技巧,写南方望族康普森家庭的没落,家中子女或堕落或白痴,只是靠一个忠心的黑人女佣才把这个家庭维系到一起,反映了庄园主阶级的必然没落和南方传统道德观念的泯灭。《我弥留之际》(1930)写本德仑和孩子们一起送妻子的灵柩回乡的路上所遇的种种磨难、损失以及他们最终完成使命的“苦难历程”。

有的批评家认为这是关于人类忍受能力的一个寓言,是整个人类经验的一幅悲喜剧式的图景。《八月之光》(1932)是一部种族问题的小说,揭示南方生活的真实情况和白人与黑人的矛盾冲突。

《押沙,押沙龙》(1936)写汤姆斯·萨特彭庄园的兴衰史,结构复杂,语言别致,是福克纳的另一部重要小说。福克纳后期的主要作品有《去吧,摩西》(1942),由7篇作品组成,是他的另一部“系列作品”。此外还有《寓言》(1954)、《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等。

他还写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剧本、歌。福克纳在创作上的独到之处是通过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塑造人物与表现时代精神。他是运用意识流手法挖掘和表现内心世界的高手。

“时序颠倒”的手法突出了历史与现实的因果关系。“对位式结构”与“象征隐喻”手段使作品具有变幻莫测的神秘色彩。在语言上他也是一位大师。

上一篇:法斯特 下一篇:费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