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076页(690字)

是美国哲学家W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创造的术语,指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特征:不停顿的、无秩序的、多层次的流动。

他说:“让我们把它称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吧!”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有连续性的“意识流”中把他们所注意的部分挑选出来构成他自己的世界;反之,每个人所谓的世界,只是他自己从意识流中任意划分出来的片断。这种哲学思想,推动了文艺中早已存在的意识流手法的发展,出现了所谓的意识流小说。在文学中,意识流指观察、思想、感情和记忆在人的头脑里的不断流动,或者说是以小说人物表现这样一种精神过程的创作方法。它一般采取无标点的、不连贯的“内心独白”形式,因此意识流常常用作“内心独白”的同义语。

但它们又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意识流是主题,而内心独自是表现它的技巧;因此M.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虽说是关于意识流的小说(尤其是感觉印象和记忆间的联系),但实际上并未运用内心独白。第二,在文学的意义上,意识流是一种内心独白的独特风格;虽然内心独白总是直接表现某个人物的内心思想,没有叙述者明显的干预,但它并不一定要把这些思想与印象和感觉融合起来,也不一定要破坏语法、句法和逻辑的规则,尽管内心独白的技巧既可以用于前者也可以用于后者。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一种重要方法,意识流首先在多萝茜·理查逊的《朝圣》(1915-1935)和J.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里得到广泛运用,后来在V.吴尔芙的《黛洛维夫人》(1925)和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1928)里又得到进一步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