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082页(690字)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流行于英美的一次文学批评运动。

它以短为主要批评对象,集中研究词语的复杂性和含混性;把诗视为自足的客体,不注意它们的始源或效果。“新批评”的名称源于约翰·克柔·兰瑟姆的着作《新批评》(1941),他在这部着作里概括了T.S.艾略特、I.A.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在英国发展的理论,论述了美国批评家伊弗尔·温特斯的着作,以此为基础呼吁对文学作品进行更“客观的”批评,集中注意其内在的性质,而不去考虑传记的或历史的语境。

其实在兰瑟姆的《新批评》之前,他的学生克林思·布鲁克斯和罗伯特·潘·沃伦便出版了以这种批评方式为主的教科书《理解诗歌》(1938)。

在《新批评》和《理解诗歌》的影响下,“新批评”在四五十年代成了美国学术界的正统学派。

其他主要批评家包括艾伦·泰特、R.P布拉克默、W.K韦姆萨特、蒙罗·C.比尔兹利和肯尼思·勃克。在T.S.艾略特关于诗具有“自主地位”的看法影响下,在理查兹的语义分析和燕卜荪的含混的七种类型的影响下,这些批评家否认对诗歌理解的外在标准,认为根据外在因素理解将导致谬误,例如根据作者意图理解将导致“意图谬误”,根据读者感受理解会出现“感受谬误”。他们还寻求打破传统上对形式和内容的区分,认为诗是理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各种张力都达到均衡。他们最喜欢的术语是讽刺、反语、意象、隐喻和象征等,倾向于不考虑文类的问题,因此最终未能成功地将新批评的方法用于戏剧和叙事作品。

“新批评”将文学与历史割开的做法后来受到许多批评。

但“新批评”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直到今天还有相当大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