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083页(787字)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它脱胎于达达主义,但规模和影响却远远超过后者,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美各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超现实主义这个词最早出自阿波利奈尔一个剧作的序中。

1919年法国作家安德烈·布勒东、路易·阿拉贡和菲利普·苏波在巴黎创办《文学》杂志,进行创作实验,主张超现实的、下意识的自动写作。1924年11月由布勒东起草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成为这一流派的理论纲领。

超现实主义以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为理论根据,认为理智、法律、宗教、道德以及很简单的日常生活经验都是对精神、对人的本能需要的强制和束缚,只有抛弃并打碎它们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同时他们还认为人只有在梦境、幻觉所展示的世界面前才能摆脱约束,显露人的真实。

因此超现实主义者以截获精神的“超现实”为己任。超现实主义在创作上有这样几个显着特点:一是所谓的“自动写作”,主张写作应当是无意识地记录思想。

作者要集中思想,心情处于被动、接纳状态,“只需把头脑一刹那涌现出来的东西记录下来”,完全不顾思维逻辑和语法规范。二是对幻觉和梦境的记述,把梦幻中看到或体验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写下来,以为这样可以摆脱长期受理性主义统治的法国艺术的影响。三是创造离奇的形象、比喻,追求“神奇”的艺术效果。四是主张用幽默手法、戏谑态度对待他们所否定的事物。

目标是推翻一切现成的社会思潮、道德、宗教,确立新思想、新观念的地位。这一特点也决定了超现实主义者与政治的密切联系。

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等都参加过法国共产党。

但几年之后超现实主义阵营发生分裂,1930年布勒东发表第二篇《超现实主义宣言》时,阿拉贡等人已与他分道扬镳了。

1966年布勒东去世,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也随之结束。超现实主义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和散文,在文学其他领域无多大实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