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日本哲学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53页(1929字)

日本最早的哲学学说形成于封建时代。

日本哲学是在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观念、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佛教以及后来的新儒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藤原星窝(1561—1619)和林罗山(1583—1657)是日本新儒学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他们的学派(“朱子学派”)宣扬中国哲学家朱熹的学说。

日本新儒学学者告诉人们,统治宇宙的是“太极”或者“无极”这样没有质量、没有形体、不能被人所感知的超自然的万能力量;神秘莫测的绝对自存“太极”是理念本原“理”的基础,而“理”与物质本原“气”相联系(参见气),它能够创造事物和人的物理本性。

新儒学者论证了古典儒学中永恒的从属关系(子从父、臣从君、妇从夫等等)。这个时期还有以山鹿素行(1622—1685)和获生徂徕(1666—1728)为首的古典儒家学派和以中江藤树(1608—1648)为首的中国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拥戴者——“王阳明学派”。

与统治着日本哲学的唯心主义思潮相对立,具原益轩(1630—1714),室鸠巢(1658—1734)、伊藤仁斋(1627—1705)、山县周南(1687—1752)等人的唯物主义观点也在形成。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安藤昌益在封建时代(17世纪末——18世纪初)就开展活动。

安藤昌益反对新儒学关于“无极”是理念本原的思想,维护关于“不息的生成”是自然界的真正法则的原理。他肯定宇宙由五个自行活动的无穷无尽的物质元素组成。安藤昌益坚决反对封建制度,宣传启蒙观点。他反对关于人是天生不平等的思想,认为私有制是罪恶的根源。

但这位思想家的社会要求是空想的。在日本哲学中捍卫唯物主义思想的还有:三浦梅园(1723—1789)、皆川淇园(1716—1804)、平贺源内(1726—1779)、山片蟠桃(1761—1801)、镰田柳泓(1754—1821)。

1867—1868年间没有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影响19世纪下半叶日本哲学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在这个时期,哲学思想是在所谓“御用学者”和“平民学者”的哲学家之间的斗争过程中发展的。御用学者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自己的使命是按上层人物的观点、口味和努力方向去发展文化)有西周(1826—1894)和加藤弘之(1836—1916),他们力图把儒学的基本观点与西欧唯心主义哲学的思想(穆勒、边沁、孔德、斯宾塞等等)糅合起来。西周首先使用“哲学”这个术语。“平民学者”的着名代表人物福泽谕吉(1834—1901)反对加藤弘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宣扬社会平等。唯心主义者和折衷主义者井上哲次郎(1855—1944)是日本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家。他反对帝国的经验主义,企图把儒学、新儒学、神道教、佛教同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哲学)、Э.哈特曼的思想和经验批判主义等等综合为一。他的折衷主义学说成了“日本主义”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础。对日本进步的科学思想和社会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中江兆民(1847—1901),反对井上哲学并原则上反对任何唯心主义。随着日本向帝国主义转变,唯心主义哲学学派获得愈益积极的支持。

在各大学中成立了专门教研室,鼓吹德国古典哲学和近代唯心主义(现象学、生命哲学、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的是西田几多郎(1870—1945)的哲学,他企图用西欧唯心主义哲学的概念来表达禅宗思想。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危机、日本工人运动的进展等,促进了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的产生和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片山潜(1859—1933)的名字相联系的,户坂润(1900—1945)、河上肇1879—1946)、柳田谦十郎(生于1893年)等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宣传者。

日常生活 БЫТ 社会生活中直接与人本身的再生产相联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活动领域;满足食、穿、住、休息、娱乐、保持健康等需要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日常生活条件的性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方法和方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方式,并且以生产方式中的变化为转移。

同时,各民族的风俗、风尚和传统,阶级差别,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民族差别,社会思想体系及其文化,都会给日常生活打上深刻的烙印。日常生活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能通过反馈来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个人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家庭。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随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得到改善;人民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日常生活的服务事业正在变成国民经济中一个规模巨大的机械化部门。

上一篇:无产阶级专政 下一篇:哲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