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本体论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96页(1081字)

(希腊语ontos——存在,logos——学说、言论) (1)在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中,本体论或“第一哲学”被理解为关于一般存在、关于不依赖于其各个个别形态的存在本身的学说。

在这个意义上,本体论同形而上学,亦即同关于存在的抽象普遍规定的体系是同义的。在中世纪后期,天主教哲学家们企图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去建立一种关于存在的学说,以便从哲学上证明宗教的真理。这种企图在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哲学体系中,以最完备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近代(大约始自16世纪),本体论被理解为形而上学的一个特殊部分,理解为关于一切存在物的超感觉的、非物质结构的学说。

“本体论”这一术语,是德国哲学家Р.戈科列尼乌斯(1613年)提出的。这种本体论思想在伏尔夫的哲学中得到了完备的表述。

伏尔夫的本体论思想已失去了同各门科学内容的任何联系,他建立本体论主要是通过抽象演绎分析和语法分析的手段,去分析本体论的各种概念(存在、可能性与现实性、量与质、实体与偶性、原因与行动等等)。在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唯物主义学说中,出现了与本体论相对立的倾向,由于这些学说的积极内容所依据的是实验科学的材料,于是在客观上便动摇了本体论这一最高级的一门哲学学科,这一同认识论和逻辑学相脱离的“第一哲学”的思想。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代表康德、黑格尔等人对本体论的批判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把本体论斥之为空洞的同义反复的东西;另方面,他们的批判最后却要求创立新的更完善的本体论(即形而上学),要求代之以先验唯心主义(康德、谢林)和逻辑学(黑格尔)。黑格尔的体系以唯心主义的形式首先提出了本体论(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统一的思想,并以此指明了从抽象的哲学推论框框中走出来而达到实际的积极的认识世界的道路(恩格斯)。

(2)在20世纪的资产阶级哲学中,为了对各种主观唯心主义流派(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的传播作出反应,有人便企图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新本体论”(胡塞尔的“先验本体论”、哈特曼的“批判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在新的本体论学说中,本体论被理解为借助于超感觉和超理性的直觉可达到的、关于存在的普遍概念的体系。

“新本体论”的思想得到了许多天主教哲学家的支持。天主教哲学家企图把源自亚里士多德的“传统”本体论同康德的先验哲学“结合”起来,并以他们自己的本体论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相对抗。(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从来不使用“本体论”这个术语,只是有时有条件地把它当作关于存在的最一般规律的学说的同义词加以使用。

上一篇:本能 下一篇:本质和现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