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伏尔泰,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174页(902字)

【生卒】:1694-1778

【介绍】:

法国作家、哲学家、史学家、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位领袖。

伏尔泰的世界观是有矛盾的,他一方面拥护顿的力学和物理学,另一方面却承认神这个所谓造物主、“第一推动者”的存在(参见自然神论)。在伏尔泰看来,自然界是按照永恒的法则运动的,而神又是同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神并不是一个特殊实体,而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行动原则。伏尔泰实际上倾向于把神(“伟大的几何学家”)同自然界等同起来。他批判二元论,抛弃了关于灵魂是某种特殊实体的观念。

伏尔泰认为,意识是生物体独具的物质属性,但他为了证明这个正确论点却引用了神学的论据,说是神赋予物质以思考的能力。伏尔泰曾提出对自然界作科学研究的要求,以反对17世纪神学形而上学。

他批驳了笛卡儿的灵魂和天赋观念说,认为观察和试验是知识的源泉,宣传洛克的感觉论。科学的任务是研究客观的存在的因果性。但是,伏尔泰却承认有“终极的原因”,并认为,经验向我们表明或许存在着“最高的理性”和宇宙的“建筑师”。

伏尔泰的社会——政治观点鲜明地表现出反封建倾向。他反对农奴制,主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按财富比例课税,要求言论自由等。但他坚决拒绝批判私有制,认为社会不可避免地要分为富人和穷人。

他认为,合乎理性的国家制度是以开明君主为首的君主立宪政体。晚年,伏尔泰逐渐确信共和国是最好的国家形式。他的历史着作批判了圣经基督教的社会发展观点,并描述了人类历史的图景。

他的“历史哲学”(这一术语是他制定的)的基础,是不受神的意志制约的社会进步发展的思想。但是,伏尔泰却用思想的变化来解释历史进程,对历史进程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反对教权主义和宗教狂热,这在他的活动中具有巨大的意义。

伏尔泰讽刺作品的主要对象是基督教和天主教会,他认为天主教会是进步的主要敌人。然而,伏尔泰却始终不肯接受无神论。

他一方面否认体现为具体形象的神(基督、佛陀等),另一方面却认为对人施行惩罚是神的观念应该深入人心。

着作有:《哲学通信》(1733年)、《形而上学论》(1734年)、《牛顿哲学原理》(1738年)、《风俗论》(1756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