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210页(1087字)
首先用以表示人类活动的产物(既包括实践活动的产物:劳动产品、货币、社会关系等,也包括理论活动的产物)转化的过程和结果,还用以表示人的特性和才能转化为一种不从属于人而且支配着人的东西的过程和结果;其次,是表示某些现象和关系变成有别于其自身的东西的一种转化,表示人们实际的现实关系在人意识中的歪曲和颠倒。
最初提出异化这一思想的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如卢梭)和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如歌德、席勒)。这一思想客观上反映出对私有制关系的反人道主义性质的抗议。异化问题后来为德国古典哲学作了深入的研究。费希特所谓的由纯粹的“自我”来设定一个对象“非我”,就已经是一种异化。黑格尔极其充分地发展了对异化的唯心主义解释。他认为整个客观世界是“异化了的精神”。
在黑格尔看来,发展的任务就是要在认识过程中消除这一异化。同时,黑格尔关于异化的观点是包含有对在对抗社会条件下之劳动具有的某些特点所作的一些合理猜想的。费尔巴哈把宗教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把唯心主义看作是理智的异化。
但是,费尔巴哈把异化仅仅归结为意识现象,无法找到消除异化的现实途径,因为他认为只有理论批判才是消除异化的手段。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在修正主义文献中,异化被描述为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或由人类活动超越历史的特性所引起的注定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这种观念的理论基础是把异化同对象化混为一谈(参见对象化和非对象化);就其社会实质而言,这种观念只能起到一种袒护作用。
马克思非常重视对异化的分析,这特别明显地表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57—1859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异化表现出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种种矛盾。异化由劳动分工产生,并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关系是自发地形成的,不受人们的控制,而个人及社会集团活动的成果和产品被剥夺归为他人所有,并表现为由他人或由一些超自然力量所强加的东西。
马克思特别注重的是对劳动异化的分析,他通过对劳动异化的分析来说明资本主义关系的特点和无产阶级的状况。承认劳动异化是其他一切异化形式包括思想异化形式的基础,就有可能理解到被歪曲了的意识和虚假的意识乃是现实社会生活矛盾的结果。这样,理论对于实践的依从关系得到了确认,于是哲学也就在这一基础上得到了改造。同时,马克思还论述了通过对社会进行共产主义改造来消除异化的任务。
后来,马克思在其许多经典性着作(如《资本论》)中剖析了异化的各个方面,论述了这一范畴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整个体系的作用和发展中所能起到的方法论上的意义(参见拜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