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非理性主义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314页(1114字)

(拉丁语irrationas——缺乏理性的) (1)坚持认为理性和思维的认识能力具有局限性,把直觉、感情、本能等都看成是认识的基本范畴的一种哲学学说。

非理性主义认为现实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规律性的、任由偶然性和盲目意志所戏弄的。各种非理性主义的学说通常都产生在社会发展的转折时代,而且一般都不是逻辑上严整的体系,而是用格言表达出来的一些互不相干的思想、情绪。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转变为帝国主义时期,当资产阶级自由派企图利用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实现资本主义“合理化”以“改进”资本主义制度的这种改良主义理想和希望彻底破灭时,非理性主义便活跃起来。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非理性主义学说,首先出现的是生命哲学。

稍后,于20世纪30年代,又出现了非理性主义的另一变种——存在主义。在弗洛伊德主义中也清楚地表现出非理性主义的动机。

从整体来说,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反科学的流派曾经是培育反动的法西斯主义理论的土壤。这些反动理论排斥科学思想,以迎合领袖、“元首”的种种预言,迎合所谓“血统和种族”之感召。

非理性主义以各种形式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中广为流传。(2)在伦理学中,非理性主义是许多资产阶级道德理论在解释道德本质方面所特有的一种方法论原则。目前,非理性主义正在把一系列的学派(如:存在主义、新基督教、“人道主义”伦理学、自我实现伦理学等等)拼凑起来,形成为与伦理形式主义和伦理自然主义并存的一种特殊流派。认为每一个人的任何道德状况和每一个人的地位都具有独特之处,这乃是非理性主义的典型论点。

根据这种论点得出结论,认为不可能形成共同的道德原则,更不待说借助理性思维和科学去论证这些原则了。据说,理性思维和科学是不适用于道德方面的,因为在多样性的事物之中理性思维和科学只能捕捉到抽象的一般。

社会中现行的、具有合理性并服务于某种实际需要的道德,被非理性主义者宣布为“不是真正的道德”。而所谓“真正的”道德,在他们看来,就同人的整个存在一样,是不接受任何规定和概括的,是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之外的。

在这种“真正的”道德中,人确信自己是与具有客观依赖关系的世界相对立的绝对自由的人。这种道德被说成是以个人的意向(或个人对神的不可捉摸的意志的解释)为根据的“创造性的”道德,并且被看作纯粹是每个人个人责任的事。

这样一来,非理性主义对道德的解释便陷入极端的相对论和唯意志论之中,并且否定了人们选择道德立场的任何客观意义。虽然非理性主义的某些流派也批评资产阶级道德的护教论、教条主义和功利主义,但它们(不管其代表人物愿意与否)仍然会在两种世界观斗争的条件下把人引入歧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