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战争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359页(837字)

国家与国家(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

按其社会政治实质来说,战争是参战者的政策凭借武装暴力的继续。对战争的科学解释是克思主义提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驳斥了关于战争永恒存在和不可消除的观点,他们指出,战争是阶级对抗社会所固有的,是由私有制的统治和剥削阶级的政策所造成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把战争区分出两大类。

非正义战争是剥削阶级政策的继续,是剥削阶级巩固统治和发财致富的手段。非正义战争维护陈旧的、过时的东西,因而阻碍社会的进步。

正义战争是为了把人民从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中解放出来。但是,在战争过程中,战争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正义战争可能会变为非正义战争,或者相反。

对战争的性质作出具体的判断,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确定对待战争之态度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和整个进步人类支持遭受侵略的人民被迫进行的正义的解放战争和防御战争,谴责其余一切战争。帝国主义时代发生的世界大战是由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条件下资产阶级企图掠夺市场和殖民地而引起的。随着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战争势力便遇到了有组织的和平力量之抵抗。

列宁制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作为对战争态度上唯一理智的选择。随着社会主义已变成一个世界体系,随着世界舞台上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变化,世界大战不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了。战争与和平问题是当代最重大的问题;在火箭技术和热核武器时代,这是全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苏联及其他兄弟的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维护和巩固普遍和平的广泛而现实的纲领,并在自己的对外政策中贯彻这个纲领。

爱好和平的力量能够防止新的世界大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前已经排除了发生战争的一切可能。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并没有改变,因而仍然存在着帝国主义给各国人民的和平、自由和独立带来的危险。

只有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之后,才能彻底铲除战争的社会根源和民族根源。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就在于消灭战争、确立地球上的持久和平。

上一篇:相互作用 下一篇:星云假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