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429页(706字)
(希腊语patris——祖国) 一种道德和政治原则,一种社会感情,其内容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为祖国的过去和现在而自豪,捍卫祖国利益的志向。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8—169页)历史上,表现为对祖国的土地、语言、传统之眷恋的爱国主义因素,早在古代就已经形成。在对抗性社会中,爱国主义的内容是有阶级性的,因为每个阶级总是通过它所固有的特殊利益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态度。
在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民族业已形成,民族国家已经出现的条件下,爱国主义便成了社会意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阶级对抗的加剧,爱国主义的矛盾性质便暴露出来了:随着资产阶级变为统治阶级,它的爱国主义已不再像同封建主义作斗争时期那样反映全民族的利益,它只局限于剥削者利益的范围内,并同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结合起来,因为“资本把维护各国资本家反对劳动者的联盟的利益放在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之上”(《列宁全集》第27卷第340页)。小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特点是民族局限性和民族利己主义,在其对待祖国的态度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已不是社会进步的利益,而是狭隘的私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人民的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因此也是真正爱国主义的体现者。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爱国主义的社会实质改变了,劳动人民引为民族自豪的社会主义成了爱国主义的主要成分;同国际主义融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形成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忠诚,而且表现为对与各国劳动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团结合作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