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依曼努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485页(1984字)
【生卒】:1724-1804
【介绍】:
德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现苏联加里宁格勒),并在那里求学和工作。1755-1770年任大学副教授,1770-1796年任大学教授。康德是“批判的”唯心主义、或称“先验的”唯心主义的奠基人。在所谓“前批判”时期(1770年以前),他创立了关于天体演化的“星云”假说,认为行星系是由原始“星云”所产生和演化而成的。
在同一时期,康德还提出了关于在我们银河系之外存在着大银河宇宙的假说,发展了关于地球自转由于潮汐磨擦而减缓速度的学说和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学说。这些研究贯穿着关于宇宙和地球自然发展的唯物主义思想,因而对辩证法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受休谟的经验主义和怀疑论的影响,康德在其“前批判”时期的哲学着作中,对现实基础和逻辑基础作了区分,把负数的概念引入到哲学中来,讥笑当时一些人沉迷于神秘主义和“降灵术”。在所有这些哲学着作中,形式演绎思维方法的作用受到了限制,而经验则得到了重视。
1770年康德转到了“批判”时期的观点上去了。1781年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一书,随后又发表了《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在这些着作中,逐一阐述了他的“批判的”认识论、伦理学、美学以及关于自然界的合目的性学说。在“批判”时期的着作中康德断定,如果不先研究认识的形式和我们认识能力的限度,决不可能建立起思辨哲学(按当时惯用的术语叫“形而上学”)体系。
这些研究使康德陷入不可知论,他断言,事物是独自存在的(“自在之物”),其本质是我们根本无法认识的。他认为认识只能涉及“现象”,即只能涉及事物借以在我们的经验中显示出来的方式。只有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才有可靠的理论知识。按照康德的看法,这种可靠的理论知识的前提条件是我们的意识中已有“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已有先天的知性形式或称知性概念;已有繁多感性知识和多种知性概念的先天的联系形式或称综合形式,借以建立实体守恒律、因果律、实体相互作用律。
康德认为,理性中蕴藏着追求绝对知识的无法抑制的欲望,这种欲望源自最高的道德需要。因此,人的理性总是致力于解决如下问题:世界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世界上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元素?世界上发生的各种过程具有何种性质?上帝作为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物是否存在?康德认为,可以以同样的说服力论证一些相互对立的答案:世界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粒子(原子)是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粒子是不存在的;发生的一切过程都受到因果性制约,也有自由地进行的过程(行为);存在有绝对必然的存在物,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存在物。
这样一来,理性就其本性来说是二律背反的,亦即是在矛盾中发展的。但是,康德认为,这些矛盾毕竟只是表面上的。解开这个谜的方法在于限制知识以加强信仰,在于把“自在之物”同“现象”区别开来,在于承认“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例如:人既是不自由的(作为现象世界中有生命的东西),同时又是自由的(作为不可知的超感觉世界之主体)上帝的存在是不能证明的(对于知识来说),而同时又是信仰的必要公设,我们对世界上存在道德秩序的信念就是建立在这一公设的基础上的,等等。
在康德着作中充当“自在之物”和“现象”的二元论以及不可知论之根据的这一理性二律背反学说,成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中研究积极辩证法的推动力。相反,在对认识、行为和创作的理解上,这个学说却成了二元论、不可知论和形式主义的俘虏。
例如:在伦理学上,康德宣称无条件的命令(参见绝对命令)是伦理学的基本规律,这种无条件的命令所要求遵守的是一种完全不取决于行为的道德内容而能成为行为的普遍规律的规则。在美学上,他把美归结为“没有实际益处的”令人愉快的东西,这种令人愉快的东西与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对象是否存在无关,而只是由形式所决定。可是,康德并未能彻底贯彻自己的形式主义:在伦理学方面,与绝对命令的形式主义性质相反,他提出了每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原则,认为个人的自身价值即使是为了全社会的幸福也不应当牺牲;在美学方面、同对美的理解上的形式主义相反,他把诗说成是艺术的最高形式、因为诗可上升到描绘理想的高度、等等。
康德关于对抗在社会生活历史进程中之作用的学说,以及关于永久和平之必要性的学说是进步的。
他认为发展各国互利的国际贸易和交往是确立和保持和平的手段。康德的充满矛盾的学说,对后来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康德时指出,康德的迷误、矛盾和不彻底性之社会根源在于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落后性和软弱性。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期的资产阶级思想界曾利用康德的不彻底性,借用他的一系列错误原理去论证他们的反动理论(参见新康德主义、伦理社会主义、马堡学派、巴登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