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514页(1255字)
【生卒】:1775-1854
【介绍】:
德国哲学家。
按时间先后说,他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的第三位主要代表。在耶拿、埃尔兰根和柏林任过教授,是慕尼黑科学院院士。在9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论述自然哲学问题的着作。他应用了康德的思想和莱布尼茨关于活动单子和自然界合目的的力量学说,把发展观念用于自然观。
谢林在其《先验唯心主义的体系》(1800年)这一着述中,试图把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同他自己体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结合起来。按照谢林的看法,哲学应当回答两个问题:无意识的精神的自然界的发展是怎样产生意识的;反过来,就其本身只是主体的意识又是怎样变成客体的。
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是“自然哲学”,回答第二个问题的则是“先验唯心主义”学说。谢林认为他的体系与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费希特从主体出发,而他在自然哲学中所作的研究则相反,认为客观的东西是第一性的。同时,谢林认为,主观的东西并不是个别人的意识,而是理性对客体本身的直观,即“理智的直觉”。与费希特不同,谢林把“理智的直觉”扩大到意识对其本身活动进行思考(反思)的所有阶段。谢林不断发挥这一学说,因而归附了浪漫主义学派中的反动派别。浪漫主义学派认为,直觉仅仅是少数特选人物的天赋。
意识在了解本身的自生性之后,也就同时把自己理解为既受必然性支配的而又是自由的东西。精神和自然、主体和客体、自由和必然是在合乎规律的过程中结合为统一体的,但这个过程必须通过个别人的自由行动才得以发生作用和表现出来。然而谢林认为,可以揭示这一过程的不是认识,而只是信仰。同时,只有上帝才是历史进步和道德进步的保证。
谢林的学说就其本意是作为历史的必然和自由的辩证法提出的,但却在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而实际上最后成了宿命论,完全否定了历史预见。谢林从“自然哲学”和“先验唯心主义”体系转到“同一哲学”——客观唯心主义的新形式上。客体和主体同一的思想是谢林学说的主要问题,统一理性与自身同一的规律被宣告为最高规律。在绝对物中产生着同一的自我认识过程——由统一转化为多样。
谢林关于自由的学说在《关于人的自由的本质的哲学研究》(1809年)中得到进一步发挥。谢林和费希特都把自由理解为被认识的必然,认为自由的出现不是个别人的功劳,而是社会的成就。但是,与上述观点相矛盾的是,谢林把自由问题神秘化了:自由问题竟与世上恶的问题联系起来;纯粹的个人本原被宣称为自由的最后根源,而这种个人本原又起源于“理智所能达到的”彼岸世界。大约从1815年起,谢林转入自己发展的一个新的、也是最后的阶段,转入神秘主义的“天启哲学”。
谢林此期学说的特征使他世界观中的神秘主义成分大大增强。这时,谢林咒骂一切以理性为基础的哲学。他用“启示哲学”与基于理性之上的哲学相抗衡。所谓“启示哲学”是到理性世界的彼岸即“宗教经验”中去寻求真理。
谢林对“启示哲学”的公开宣传已遭到了失败。年轻的恩格斯在多篇出色的抨击性文章中,向同时代人揭穿了谢林“哲学”的反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