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552页(811字)
(拉丁语spirit us——字面意思是:轻微的吹动,轻薄的空气,呼吸,气味) 在广义上是一个与观念的东西、意识、非物质本原相同而与物质本原不同的概念;在狭义上与思维的概念同义。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各种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区分出主观精神(主体、个人、个体)和客观精神(脱离人的、被神秘化为一种独立力量的意识)。把主观精神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承认客观精神第一性则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古希腊罗马哲学把精神视为一种理论活动(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的思维、理论的享受是精神活动的最高形式)。然而,也有人把精神理解为一种可直接凭直觉认识到的超理性的本原(普罗提诺)。
这种观点外表上接近于宗教思想,认为精神就是神,就是一种只能作为信仰对象的超自然的本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强调精神的能动性,因而首先从自我意识活动的观点对精神加以研究。例如,黑格尔就把精神看成是在理性中实现的自我意识和意识的统一,看成是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统一;精神的存在就是精神的活动,虽然这种活动仅被理解为认识。按照黑格尔的看法,精神能克服自然的和感性的东西,能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上升到自己本身。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精神对自然来说是第二性的东西。古希腊罗马唯物主义者认为,精神是灵魂中流遍全身的最富理性的部分。
17—18世纪唯物主义者(霍布斯、洛克、拉美特利)把精神只理解为感觉的组合,或一般的感觉,总之,就是把精神理解为感性认识的一个变种。辩证唯物主义不认为精神的东西是感觉的简单总和,同时也反对那种认为精神脱离物质而存在的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精神是高级组织的物质的一种功能,是人们物化的社会历史实践的结果;用恩格斯的话来说,思维着的精神就是物质“最美的花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79页)。社会的精神生活——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它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的存在,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