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江苏文艺出版社《历代怨趣诗怪诗鉴赏辞典》第441页(1717字)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原文作者】:李煜

【鉴赏】:

此首殆后主绝笔,语意惨然。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云:“后主归朝,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遂作此词,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上片写拘囚生活及感受。“帘外雨潺潺”,写春夜听雨。“潺潺”,这里形容淅淅沥沥的雨声。作者在小楼中听到的檐溜滴雨,象是有人在哭泣,泪水滴滴答答,令人心酸。“帘外”表明是暮春时节。

“春意阑珊”,言春将归去,阑珊是将残将尽的意思。苏轼《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都是惜春之意。连绵的雨,帘外该是“落红无数”了?“罗衾不耐五更寒”,轻软的绸被子抵御不住五更天的阵阵寒意。这是作者对温度的感觉。失眠的作者,对一夜气温的变化,十分敏感,“五更”时最冷,忍受不住。

这里有温觉,更是政治上的感觉。如果这首词确如古今许多研究者说的是李煜的绝笔,那么很明显词人已感觉到夜将尽,自己的人生之路亦行将结束。总之,前三句写夜雨,写春残,写春寒,“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悲伤极了。“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更令人难堪,恍恍惚惚、似睡非睡中,自己倒又忘却环境之险恶,不知趣地重又回到往日“贪欢”的生活中去了。尽管是片刻欢乐,却曲折地反映出对昔日怀念之深。他神智一清醒,不禁嗔怪自己,责骂自己,末日将至,还在做“梦”!作者细腻地写出了心理活动的过程。

下片从写长夜转到写白天,词界扩大。

作者承受不了强大的心理苦闷,于曙色中起身,走到帘外。“独自莫凭栏”,他警告自己,因为远眺就会想起“无限江山”,即“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勾起更大的悲恸!故国呵,我跟您“别时容易见时难”,从“仓皇辞庙”至汴京于今已近三年,想要再见到您,是“他生未卜此生休”了。作者将内心的激烈冲撞写得极有层次:只有在梦中才能忘记俘虏的身份,寻得片时的欢乐,这欢乐就是回到故乡,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一旦惊醒,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他责怪自己的“梦”;还是抵挡不住故国的吸引,所以走出帘外,想纵目南望;立即警告自己,向往自由不可得,想回故国不可能,还是不要远眺了罢!不过故国如磁石,他还是压抑不住,看了一下,“无限江山”,想象中南唐已是山河破碎风飘絮了,路途遥遥,关山阻隔,“深院锁清秋”,自己被监禁着,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泪水汩汩而出。千古无数诗人,写出多少亡国怨诗,而象李煜这样执拗、坚定、深沉、时刻眷恋故国,抒发山一样高、海一样深的感情的,并不多见。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以感叹总束全篇。作者低眉看到残春的凄凉情景,那落在水面上的无数落红、片片花瓣,正随着流水飘走。作者和他的父亲李璟都擅长以水喻愁,用水寓恨的。

“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世事漫随流水”。这首词又写到抽刀斩水“愁更愁”的流水,它将落花带走了,将一切美好的物事带走了,春天消逝了。这情景跟“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心境合拍。

落花流水图也有喻意,他那故国和与之相连的和平生活,不也正象这美好的春光一样,消逝了?春光的消逝,无法追寻,恰似天上和人间一样永远分开了。词人发出沉重的慨叹!这两句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耐人寻味。

这首词借暮春雨夜的凄凉感受,写尽亡国的哀痛。五十四字有巨大的艺术容量。过去与现在,梦境与现实,希望与失望,冲动与抑制,欢乐与痛苦,崇高与滑稽,振奋与自惭,悲剧与喜剧,真诚与虚伪,悲伤与抗争……形成巨大的内在冲突,象钱塘江潮,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久久不能平静,得到积极的审美感受。雨潺夜寒的兴起,流水落花的比喻,天上人间的对照,明白如话的语言,使作者真善美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它不愧是千古绝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