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大学堂
书籍:新编文史地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人民出版社《新编文史地辞典》第428页(303字)
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创办于北京,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目的在于“广育人才,讲求时务”。招收官员、官僚子弟及各省中学堂毕业生入学。初议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十科。但在顽固派统治之下,实际仅办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性质仍同于旧式书院。1900年,帝国主义的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学校被迫停办。1902年复校,设预备科(政科、艺科)及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1910年(宣统二年)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1912年(民国元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