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
书籍:孙中山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孙中山辞典》第211页(487字)
基本含义为比较系统的思想体系。
孙中山对于主义作过多次的阐述,在《三民主义》演讲中指出:“主义就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和一种力量。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便生出力量。所以主义是先由思想再到信仰,次由信仰生出力量,然后完全成立。
”孙对于主义的理解,实际上超出了主义——思想体系本身,而赋予更为广阔的认识论内涵。
对于思想的产生,强调“力学”和“经验”的重要作用,确认了获取“真知”、“科学的知”的艰难,并以三民主义为例证,说明“这个主义的来源,是我从前和各位同志经过了许多的讨论与研究然后才确定出来的”。而一种“学理”的“究竟对与不对,一定要作成事实,能够实行,才可以说是真理”。
思想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于是成为信仰。人们具有了信仰,即为思想所掌握,便会化为物质的力量,先进的思想则可以化为积极推动社会发展力量。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孙反复要求“大家要实行三民主义,把这个主义的言论一定作成事实”。孙对于主义的内涵的广泛理解和加以延伸,显示了他兼具思想家与实践家的双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