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中山辞典

民报

书籍:孙中山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孙中山辞典》第221页(1040字)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日本东京。初定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刊。其前身是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由于该杂志社的成员多半加入同盟会,经黄兴提议,把它改为同盟会机关报,改名《民报》,“意思就是‘人民’”的报纸。共出26号。第1-6号,以张继的名义编辑发行,实际上由胡汉民、汪精卫、朱执信、陈天华、宋教仁等经营,并兼主要撰稿人。

第7-18号,由章太炎主编。后因章脑病辞职,由张继接办第19号,陶成章接办第20-22号。从第23号起仍由章主编,第24号被日本政府以违背《新闻纸案例》为名,禁止发行。1907年4月25日章主编临时增刊《天讨》出版,设图画、插画、书檄、附录四栏,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号召肃行天讨,推翻清朝政府。

1910年1、2月,汪精卫又在日本秘密刊行第25、26号后停刊。孙中山为《民报》写了发刊词,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继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就三大主义作了详细阐释。

《民报》以六大主义为办刊方针: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体;三、土地国有;四、维持世界真正之平和;五、主张中国日本两国之国民联合;六、要求世界列国赞成中国之革新事业。这六大主义,实际上是以三民主义加上对外关系的主张形成的。

《民报》行销中国内地、南洋、美洲、欧洲许多国家,创刊号印6000份,仍满足不了需要,先后重版七次。第2、3号印五版,第4、5号印四版。

发行面之广,销售量之大,影响之深远,为革命党人“自有杂志以来可谓成功最着者”。《民报》所讲的是“中国民族前途的问题”。围绕中国民族前途问题,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展开了激烈论战。《民报》高举革命的旗号,一面批评了保皇派的错误言论,论证中华民族要独立,必须要革命的道理;一面又配合革命党人的反清武装起义,对清政府的腐败和民族压迫政策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它不仅加速了各族人民的觉醒,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指明了前景,而且也加速了革命的进程,强烈地冲击清朝的反动统治。1907年末至1908年,由于经费不继,同盟会派系的裂痕,多次武装起义的失败,使无政府主义思潮乘机而入,激扬暗杀,称许游侠的图片、文字充斥后期《民报》。但是《民报》始终坚持民主革命方向,号召国人收回主权和各种利权,号召亚洲被帝国主义侵略的殖民地国家联合起来,“相与为神圣同盟”,共同反帝,实现民族独立。

上一篇:民众 下一篇:孙中山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