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中山辞典

民生史观

书籍:孙中山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孙中山辞典》第225页(744字)

孙中山的社会历史观。

孙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是历史的重心,社会进化的动力。在孙看来,导致“欧美近年来之经济进化”的因素有四种:“第一是社会与工业之改良;第二是运输与交通事业收归公有;第三是直接征税;第四是分配之社会化。”而“分配之社会化”,则使“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相调和”。“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因此,“阶级战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战争是社会当进化的时候所发生的一种病症”。

孙认为“古今一切人类之所以要努力,就是因为要求生存;人类因为要有不间断的生存,所以社会才有不停止的进化。所以社会进化的定律,是人类求生存。人类求生存,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民生问题就是人类求生存问题,“所以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

孙还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好像天空以内的中心一样”。因此,“再不可说物质问题是历史中的中心,要把历史上的政治、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以民生为社会历史的中心”。

孙制定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办法:“第一个是平均地权,第二个是节制资本。只要照这两个办法,便可以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

”孙并不认为民生问题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与政治有密切关系的。“要解决民生问题,如果专从经济范围来着手,一定是解决不通的。要民生问题能够解决得通,便要先从政治上着手,打破一切不平等的条约,收回外人管理的海关,我们才可以自由加税,实行保护政策”。孙的民生史观着眼于经济问题,重视生产力这一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说,有它的合理因素。

但是又具有严重的理论局限。不论合理因素还是理论局限,都是历史的产物。

上一篇:民主党 下一篇:孙中山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