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孙中山辞典》第763页(674字)
【生卒】:1880-1930
【介绍】:
初名宝璐,字组庵,号畏三,湖南茶陵人。
1904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旋回湘,结交官绅商界,参与办学。1907年组织湖南宪政公会,进行立宪活动。1909年任湖南咨议局议长。
1910年进京请愿,要求缩短预备立宪期限,速开国会。1911年参加各省咨议局联合会第二次会议,任会议主席。
与汤化龙等组织宪友会。10月22日长沙起义胜利,成立军政府,任参议院院长、民政部长。
31日立宪派杀害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被推举为都督。1912年加入国民党,任湖南支部长。"二次革命"中持骑墙态度,表面宣布独立,暗中阻挠反袁,孙中山曾谴责他"反复于三湘"。1914年被袁世凯免职,避居青岛、上海。
1916年被北京政府委为湖南省长兼署督军,次年辞职。响应孙的护法号召,部属"首张义帜",在桂系支持下当上湖南督军兼省长、湘军总司令。1920年被赵恒惕逼迫下台,孙命其回湘活动,冀其与滇粤一致讨桂。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次年3月任大元帅大本营内政部长。5月任建设部长。
7月任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组织北伐讨贼湘军,入湘讨赵。11月孙电令其迅率所部星夜返粤反击陈炯明军。
1924年1月参加国民党"一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大本营代秘书长。
10月兼任建国军北伐总司令。11月奉孙命全权办理北伐事宜。
1925年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1926年代理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等职。1927年后依附蒋介石。1930年9月22日在南京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