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风
书籍:简明中医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27 10:55:28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简明中医辞典》第677页(602字)
病证名。
简称类中。①指风从内生而非外中风邪的中风病证(见《医经溯洄集·中风辨》)。多由肾阴不足,心火炽盛,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或气虚、气逆;或血脉痹阻;或为湿痰壅盛,化热生风,而非外中风邪所致。
但亦可由外邪引动而发病。主症为: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等。常见于脑血管意外;单是口眼歪斜,亦可见于面神经麻痹。
临床按病情轻重,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中经络者,一般无神志改变,症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半身不遂等。如因外邪引动而发,宜祛风通络,养血和营,用牵正散、大秦艽汤加减;由于肝风内动者,宜平肝熄风,用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中脏腑者,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病情较重。
又有闭证和脱证的区别。闭证伴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等症,先宜宣窍开闭,用至宝丹或苏合香丸灌服;并配合育阴潜阳、清肝熄风、豁痰等法,用羚羊角汤(《医醇賸义》:羚羊角、龟板、生地、白芍、丹皮、柴胡、薄荷、菊花、夏枯草、蝉衣、红枣、生石决)或导痰汤加减。
脱证伴见口开,手撒,眼合,遗尿,声如鼾,或汗多等症,急用大剂参附汤以扶正固脱。中风后遗症,以半身不遂较为多见,宜益气活血,祛风化痰通络,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并可结合针灸、推拿等治疗。②指类似中风的八种病证。
《医宗必读·类中风》指火中、虚中、湿中、寒中、暑中(中暑)、气中、食中、恶中(中恶)。临床表现可类似中风,而实非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