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庆龄辞典

孙中山

书籍:宋庆龄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宋庆龄辞典》第284页(2070字)

【生卒】:1866-1925

【介绍】:

谱名德明,幼名帝象,稍长取名文,初字日新,后改逸仙,化名中山樵、高野长雄、陈文、中山二郎等,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出生于农民家庭,1872年开始参加劳动,“知稼穑之艰难”。

1875年入村塾读书。听太平军老战士讲太平天国故事。1879年随母赴檀香山,“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1883年7月回国。

年底在香港拔萃书室读书。1884年4月转学香港中央书院。

中法战争后“始有志于革命”。1886年秋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校。

次年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在校五年,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大谈革命,被称为“四大寇”。

1892年7月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与陆皓东、郑士良等筹划组织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的革命团体。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主张“仿行西法以筹自强”,未被采纳。

“游京津,以窥清廷之虚实;深入武汉,以观长江之形势”。11月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准备武装起义。1895年10月广州起义流产。次年10月11日在英国伦敦被清驻英使馆囚禁,经英国友人营救获释。随后居留伦敦,结交贤豪,读书考察,民生主义观念初步形成,三民主义思想体系初具雏形。1900年派郑士良等发动惠州起义。

1905年8月20日与黄兴等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的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11月发表《〈民报〉发刊词》,首次公开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906年与黄兴、章太炎等在东京制定《革命方略》,以应国内革命运动的需要。1907-1911年在广东、广西、云南发动八次反清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相继响应。12月29日被南京十七省代表会议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在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的3个月期间颁布和实施了许多除旧布新的政令。

3月11日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月1日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总统职位被袁世凯窃取。

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1913年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东京,继续策划讨袁。8月30日会晤宋庆龄。

后宋“主动提出要帮助他”。1914年6月以后宋任其英文秘书。7月8日召开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就任总理。

1915年10月25日在东京与宋结婚。从此与宋共同生活战斗,“精诚无间同忧乐”。

1917年9月在广州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发起护法运动。

次年5月因受西南军阀和政学系的挟制,辞职赴上海。

1918-1919年在宋帮助下写成《实业计划》、《孙文学说》。1919年创办《民国日报》附刊《星期评论》、《建设》杂志,支持五四运动,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20年11月返广州重组军政府。次年5月5日就任中华民国政府大总统。6月27日正式下令讨伐桂系军阀。10月15日乘军舰出巡广西,准备取道湖南北伐。12月4日抵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23日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林,双方长谈3次。

1922年5月4日以陆海军大元帅名义下令北伐。6月16日陈炯明叛军炮轰总统府和粤秀楼,宋请求丈夫先行撤离。在“楚豫”、“永丰”舰上坚持斗争近两月。

8月9日离粤赴沪。

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决心改组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合作。1923年1月1日在上海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指出“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26日与苏联代表越飞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2月21日返广州设立大本营,就任陆海军大元帅。8月16日派代表团赴苏联考察。10月18日委任苏联驻广州代表鲍罗庭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

21日与宋庆龄、鲍罗庭赴门要塞巡视。11月25日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

1924年1月6日发表《关于建立反帝联合战线宣言》。20-30日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指示创办黄埔军校。6月16日偕宋出席黄埔军校开学典礼,在会上发表演说,指出要“仿效俄国”,“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7月支持沙面工人大罢工。9月18日发布《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申明北伐的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10月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11月10日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13日偕宋和随员乘“永丰”舰离穗北上。

12月4日肝病发作,宋悉心侍候。1925年3月11日在《国事遗嘱》、《家事遗嘱》、《致苏联遗书》上签字。

次日在北京逝世。其遗志为宋庆龄与其他坚持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同志所继承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多次指出,中国共产党担起了孙中山的使命,“孙中山一生奋斗的目标已经实现并且已经超过了”。号召青年们“向孙中山学习”,“吸取他的不息的热诚,学习他的不断进步的要求”,“去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着作编为《孙中山全集》等。

上一篇:孙婉 下一篇:宋庆龄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