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庆龄辞典

儒教

书籍:宋庆龄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宋庆龄辞典》第621页(817字)

亦称孔教。

孔子学说当成宗教,与佛教道教并列。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以至近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宗教化的儒学,长期起着钳制人民思想,维护专制统治的作用。而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斗争中,总是同时在思想理论战线开展对儒教的批判。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歪曲阉割孙中山思想和理论的革命精髓,将其纳入儒学的轨道。

30年代中期,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时候,国民党政府出于建立独裁统治的政治需要,推行以儒教为指导思想的“新生活运动”,在政治、思想及文化方面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为维护孙中山思想的革命本质和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宋庆龄在1937年撰写《儒教与现代中国》一文,对孔子及儒学作历史的分析,对大力推行儒教的统治者进行揭露与批判。

指出孔子是为了“加强封建秩序”而“创造了礼教”。孔子及其门徒认为“人民不能自己管理自己”因而必须“由贤明的官吏统治”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主张“服从是一切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并且还“创造了一整套礼仪来加强封建秩序”。宋据此判定儒教的阶级属性是“封建主义的哲学”,其本质是“彻头彻尾地封建的、专制的”。认为孔子处在封建社会动荡的时代,从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出发,“扮演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角色”。

随着历史的进行,统治者愈益把孔子及其学说宗教化,使其堕落为“纯粹的繁文缛节”,以致“完全失去了实际价值”,所以孔子只应“活在我们的史书当中”。宋痛斥以“新生活运动”的形式,鼓吹尊孔崇儒为“堕落”,是“完全反动的一件事”,是为对外投降妥协寻找理论根据。

驳斥把孙中山思想与儒教混为一谈的谬论。指出孙中山思想的本质代表着革命与民主,孔子学说的本质是保守与专制,两者风不相及。捍卫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当时的人民斗争事业有着密切关系。

恢复孙中山理论的真面目,使其成为团聚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旗帜,大有裨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上一篇:薄一波 下一篇:宋庆龄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