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华书局《汉语成语大词典》第939页(267字)
儒家所说的用“德”去感化残暴的人,使之不再作恶,使百姓都变得善良,便可废除死刑。
《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朱熹注:“胜残,化残暴之人使不为恶也;去杀,谓民化于善可以不用刑杀也。”《魏书·高闾传》:“虽未胜残去杀,成无为之化,足以仰答三灵者矣。”(三灵:日、月、星。
)《宋史·王沿传》:“诚愿削深文而用正律,以钱定罪者,悉从绢估;黥窜为卒者,止从髡(kūn)釱(dì)。此所谓胜残去杀,无待百年者也。
”(髡: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釱:古代刑具,脚镣之类。
)